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化千两茶文化来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化千两茶文化来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化千两茶的历史?
安化千两茶历史悠久,千两茶制作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出的故宫千两花卷茶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安化千两茶实物,对研究安化黑茶及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在清理清嘉庆皇帝生活用品时发现这支贡茶,故宫工作人员当时推测可能是普洱茶,便在上面标注了“茶字25号树形普洱共两块每块重十X”的字样。
2010年,经安化黑茶文化研究所伍湘安鉴定,它为现存最早的安化千两茶实物,它将安化千两茶明确出现的时间由清朝道光年间向前推进到了嘉庆年间。故宫博物院所藏花卷茶高27.5厘米,直径17厘米。
今年10月,在文物运输人员和安保人员的保护下,这卷茶于19日在京启程,21日运抵安化县中国黑茶博物馆,于2021年10月22日至2022年2月10日面向全社会展出
万里茶道历史知识点
万里茶道是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万里茶道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陆路3280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茶叶之路干线总长13000 余公里,沟通了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核心区域,并延伸至中亚和东欧等地区 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茶路”。
安化黑茶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
1、安化黑茶起源于唐朝,而盛行于宋明清时期,民国后因为战乱而逐渐衰退,慢慢淡出内陆居民的视线。
2、安化是我国唯一一个先有茶后立县的地方,自古“黑茶”是安化的代名词。有记载的安化黑茶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公元816年,唐代杨烨《膳夫经手录》中所述的“渠江薄片,益阳团茶”就是安化黑茶。宋代以后,安化每年向朝廷进献贡茶。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称“兰芽锅”,用火培之,统呼黑茶,并定为官茶,用之与西域换马,充当茶马易市的主题。可见,安化黑茶的历史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
3、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有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去绕道到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适合他们的口味,而当时的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
4、安化黑茶于十五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边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当时虽然四川茶、汉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但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中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从此安化黑茶因此成为官茶。
5、道光元年(1820年)左右,安化边疆刘江刘姓茶人在晋商“三和公”指导下,采用花格蔑篓,全人工踩制工艺,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总量,制成了现时的千两茶,如今这个拥有70余道工序的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从而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茶饮 传统文化 黑茶历史 传统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化千两茶文化来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化千两茶文化来自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